陆钟琦

晚清时期的山西巡抚
陆钟琦(1848年-1911年10月29日),字申甫,原籍浙江省萧山县,顺天宛平(今北京市顺义区)人。光绪十五年进士,曾任江苏布政使。1911年10月,陆钟琦调任山西巡抚。同年10月9日,武昌起义爆发,次日长沙西安也宣布独立,脱离满清政府。陆钟琦试图挽救行将就木的满清王朝,派新军八十五标离开太原,开往晋南,并调大同的旧军守卫军火库等要害部门。然而,这些措施未能阻挡山西新军起义。 1911年10月29日,起义军持枪冲入巡抚衙门杀死陆钟琦。从陆钟琦任山西巡抚到被击毙,仅仅二十三天。陆钟琦的恪守伯夷叔齐式,注定了他的悲剧下场。[1][2][3]

人物生平

陆钟琦(1848—1911),字申甫,顺天宛平人。光绪十五年进士,做过溥仪父亲载沣的老师。
1911年10月由江苏布政使任上调任山西巡抚。10月6日到达太原,仅仅四天之后,武昌起义爆发。十一天之后,长沙西安同日宣布独立,脱离满清政府。这个时候,北京满清权贵、皇亲国戚忙着把资产转移到外国银行,仅庆亲王就转移了几百万大洋,以至于银行纷纷破产。达官显贵纷纷忙着逃难,而刚到山西的陆钟琦却不识时务的企图挽救行将就木的满清朝廷。陆钟琦大概意识到山西新军已经被革命党所掌握,于是以防止陕西起义军东渡黄河为由,派新军八十五标离开太原开往晋南。同时,调大同的旧军来太原守卫军火库等要害部门。为了防止新军起义抢夺军火库的武器弹药,陆钟琦还下令将库存的三千支新式步枪连同子弹调往河南。但他的这些措施没能阻挡山西新军起义,而是促进了起义。后来,发动起义的阎锡山将陆钟琦的措施概括为“运枪开兵”。当控制着新军的中国同盟会会员得知陆钟琦要运枪到河南的消息,就断然决定提前发动起义。
1911年10月29日早晨,起义新军士兵持枪冲入巡抚衙门,阎锡山质问陆钟琦是否参加起义,陆钟琦顽固拒绝,阎锡山当即下令将陆钟琦乱枪击毙。从陆钟琦就任山西巡抚,到被击毙仅仅二十三天。伯夷叔齐式的恪守,注定了陆钟琦的悲剧下场。[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