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塔

位于大理洱源县的清朝石塔
象鼻塔,位于洱源县右所镇旧州村西象鼻山上,1988年被确定为大理州第一批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象鼻塔塔高12米,为八级方形石塔,建于清光绪年间(约1887年)。保存的建造碑上有“文光射斗”四字,由此可以推断,象鼻塔的建造,应该类似于文笔塔的形式,即体现崇尚科举,希望一方乡贤金榜题名。

正文

远观象鼻塔,与右边的制风塔遥相呼应,同下方古老的旧州一塔形成三角形的三足鼎立之势,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先民对自然景观的理解。象鼻塔和制风塔的修建晚于旧州一塔,它们已经脱离了佛塔的建筑初衷,成为了世俗化的建筑样式,被赋予了文化标尺的特殊意义。同时象鼻塔和制风塔又继承了旧州一塔的建筑风格,是白族先民建筑结构和建筑美学在明清时代的延续。
第一次到旧州一塔考察的时候,因为时间仓促,我未能走近象鼻塔,尽管在旧州村可以远远望见象鼻塔的倩影,但终究留给我遗憾,我决定适当的时候还是要亲临象鼻塔感受一下。
今年“五·一”期间,我和妻子从大理出发,驱车前往旧州。初夏的旧州已经开始繁忙,村子的道路上堆满了收割回来的蚕豆杆,人们正在忙着从村子里搬运农家肥,猪粪和牛粪的味道弥漫在田野的上空,整个旧州开始沉浸在小春的辛劳里。我们把车停在杨南金所题的“天开文运”照壁旁,前方就是著名的“三门并立”的高节牌坊,据记载,该牌坊是嘉靖四年,云南副御吏王启、大理府知府李揖等人为御史杨南金而立于大市坪,后迁于此,旁边就是《洗心泉》碑。旧州照壁、高节牌坊、洗心泉碑构成了旧州的中心,也成为旧州历史文化的见证,旧州象鼻塔就立在这一条轴线之上,成为旧州文明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