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军

国民革命军第28军
国民革命军的编制序列中,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2个第28军。分别为川军湘军

军长邓锡侯

该军前身是原属北洋军阀的川军第30师。1926年12月,北伐军进抵武昌后,川军第30师师长邓锡侯刘湘四川军阀头目相继易帜,投靠国民革命军。邓锡侯所部被国民政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8军,邓锡侯任军长,将所部编为5路:第1路,李家钰任司令;第2路,黄隐任司令;第3路,陈鼎勋任司令;第4路,罗泽洲任司令;第5路,马毓智任司令。1927年4月至6月,该军参加了赖心辉为总指挥的川黔联军,参加了对泸州起义军的“围剿”作战。1928年10月,邓锡侯部李家钰领衔在遂宁成立了由杨森、赖心辉、郭汝栋刘存厚等川系军阀联合讨伐刘湘的“国民革命军四川同盟各军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并率该军参加了讨伐刘湘的军阀之战。
1931年2月,李家钰、罗泽洲由于不满邓锡侯的军事领导,分别率第1、第4路叛邓自立门户,但被邓击败。1932年初,邓锡侯对该军进行整理,将路改为师。下辖:第1、第2、第3、第4、第7和1个独立旅。师长分别由杨秀春、黄隐、陈鼎勋、陈离担任;谢无圻任独立旅旅长。同年3月至7月,邓锡侯联合第24军刘文辉杨森、李家钰、罗泽洲发起了后顺庆之战。此次作战中,杨、李、罗失败后暂投刘湘。不久,蒋介石李家钰部和罗泽洲部分别编为新编第6、第23师隶属该军,由邓锡侯指挥。
1933年,邓锡侯对所属第28军再次进行整编。此次整编后,该军下辖:第1师、第2师、第3师、教导师、模范师、新编第6师、新编第23师等。上述师长依次由陈书农、黄隐、马德斋、杨荣白、陈静珊、李家钰、罗泽洲担任。此时,新编第6、第23师,因与邓锡侯的矛盾激化,但因实力较弱,尚不能自立于四川军阀之林,虽然仍接受邓锡侯的指挥,实际上已成为半独立的小军阀部队。同年10月至1933年9月,刘湘刘文辉为争夺对四川的统治权,“二刘”所属军事集团之间爆发了混战,邓锡侯率该军协助刘湘攻打刘文辉,经过泸州之战、成都巷战、荣(县)威(远)大战和毗河之战后,刘文辉所属第24军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