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钧

南朝齐衡阳王
萧钧(473-494),南朝齐诗人。字宣礼,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南朝齐太祖萧道成第十一子,出继伯父衡阳王道度。武帝永明四年(486),为江州刺史,加散骑常侍。后迁征虏将军、骁骑将军,转左卫将军、中书令、领石头戍事。又迁散骑常侍、秘书监,不拜。隆昌元年(494),改加侍中。性至孝。好学,善属文。与王智深江淹等以文章相赏会。尝手自细书写“五经”,置巾箱中,以备遗忘,一时诸王争效,“巾箱五经”自此始。居身清率,言未尝及时事。海陵王立萧鸾专政,见害。今存《晚景游泛怀友》诗一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人物简介

南朝齐藏书家。字宣礼。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齐高帝第十一子。幼有俊才,虽出身皇室,却不染贵族子弟之习,出继伯父萧道度武帝永明中,为江州刺史。累迁秘书监抚军将军。性至孝。好学,善属文。与王智深江淹以文章相会。宗室诸王中数他的藏书最富,许多为其亲手所抄。据《南史》本传记载,“常手自细书写五经,部为一卷,置于巾箱中,以备遗忘。侍读贺[jiè]问曰:‘殿下家自有坟素,复何须蝇头细书,别藏巾箱中?’答曰:‘巾箱中有五经,于检阅既易,且一更手写,则永不忘。’诸王闻而争效为巾箱五经”。后世版本学中的“巾箱本”自此而名。近代版本学家施廷镛在《中国古籍版本概要》中论述,这是我国图书史上巾箱本的起源。

仕途生涯

永明四年(486年),任江州刺史,加散骑常侍,其母区贵人于同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