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镇恶

东晋的名将
王镇恶(372年-418年),北海剧(今山东寿光)人,东晋名将,前秦丞相王猛之孙。因农历五月初五出生,祖父王猛预见其非凡之命,故取名“镇恶”。[1]
王镇恶幼年时,苻秦灭亡,随家族流亡至河南西部,曾寄居于渑池人李方家中。后随叔父王曜投奔东晋,定居荆州,嗜好兵书,擅长军事策略。公元409年,刘裕攻打广固城时,王镇恶被任命为青州治中从事史,后升任前部贼曹。公元412年,他率军攻克江陵,虽身负重伤,仍取得决定性胜利。公元416年,随刘裕北伐,先后攻取洛阳及长安,表现卓越,最终被封为征虏将军。后任安西司马、冯翊太守,多次保卫边疆,屡建战功。后因与中兵参军沈田子不和,被田子谋杀。刘裕称帝后追封为龙阳县侯,谥号壮侯。[2]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镇恶出生于宁康元年五月初五(373年6月11日)。按习俗,五月初五是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便想把他送给别人家抚养,以免对本族有害。可其祖父王猛见了王镇恶后很是惊奇,说:“这不是一个平常的孩子。过去孟尝君田文在恶月出生而做了齐国丞相,这孩子也将要使我们家门兴旺的。”所以给他起名叫“镇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