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

新石器时代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在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首先发现,故于1976年以河姆渡命名。河姆渡文化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并越海东达舟山岛[1][2]河姆渡文化的时间约在公元前5000-3300年,分早晚两期。其早期与马家浜文化罗家角类型有联系,晚期前后阶段分别受马家浜文化马家浜类型和[sōng]泽文化影响。[1]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领域,说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2]
河姆渡文化的主要文化特征有:陶器主要是夹炭黑陶和夹砂红陶、红灰陶,早期文化夹炭黑陶占绝对优势,晚期文化夹砂红陶、红灰陶数量最多。骨制生产工具丰富,尤其在早期,骨器数量远超石、木、陶质各种工具的总和,就目前所知,这为中国新石器文化中所独有的特征。梯形不对称刃石斧、拱背厚体石[bēn]、骨[]、斜铤骨镞、管状骨针、骨哨、木矛、木刀等,都是具有特色的器物。大批榫卯木构件及干栏式建筑的遗迹,显示了河姆渡文化的住房特点。[2]
中国上古时代传说中的“有巢氏”部落其实就是居住在宁绍平原的古越族-河姆渡人的一支。有巢氏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是巢居的发明者,这恰与河姆渡文化中的建筑特点相对应。有巢氏曾率领其部落人民以宁绍平原为起点多次迁徙,河姆渡文化即因有巢氏先民的迁徙而加速了与外界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共同构成了有巢氏先民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3]
河姆渡遗址最早发掘于20世纪70年代,其改写了中华文明起源说,入选“中国20世纪百大考古发现”。[4]在离河姆渡遗址不远处的余姚三七市镇新发现的井头山遗址,是我国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贝丘遗址,这里为河姆渡文化的源头,将余姚和宁波的人文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为研究中国乃至世界海洋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最早的考古实证,获评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4][5]

基本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