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胡是中国东北的古老游牧民族。是包羲太昊伏羲后裔东夷北迁后与胡人融合后的称谓,自商代初年到西汉,东胡存在大约1300年。东胡、濊貊[mò]、肃慎被称为古代东北三大民族。东胡语言属阿尔泰语系。东胡是一个部落联盟,包括了当时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 名称
辞海中这样描述东胡:“古族名。因居匈奴(胡)以东而得名。春秋战国以来,南邻燕国,后为燕将秦开所破,迁于西辽河的上游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燕筑长城以防其侵袭。秦末,东胡强盛,其首领曾向匈奴要求名马、阏氏和土地,后为匈奴冒顿单于击败。退居乌桓山的一支称为乌桓;退居鲜卑山的一支称鲜卑。”[1] 有一种说法认为东胡是"通古斯”的异写,持这类观点的人认为古中原史家并不注意历史词语的民族含义,往往把汉语与其他民族语言混淆记载,因此,在理解北方民族名称时不能不考虑这种历史原因。一般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