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梭鱼-抖音百科
北梭鱼为底食泥鱼,在泥土或沙里挖掘虾及蟹等作为食物。体色为银白色,带着细长的蓝色或绿色条纹。生活于热带海域,大多分布于沿岸,属底栖鱼类,喜爱沙泥底质的地区。能以尖吻挖掘沙泥中的猎物。肉食性,主要摄食底栖无脊椎动物及小鱼。幼鱼会经狭首鱼期的柳叶形变态。 梭鱼(学名:Albula vulpes)是北梭鱼科、北梭鱼属的一种鱼类。体中等大小,一般体长250-300毫米,最大者可达900毫米。背鳍16-18,臀鳍8,胸鳍16,腹鳍10,侧线鳞73-77。体呈梭形,侧扁,腹部圆,背缘线略较腹缘线隆出。头大,呈圆锥形。吻钝而厚,长而突出。眼中大,上侧位脂眼睑发达,几乎遮盖全眼。口中大,亚下位,呈“人”字形。上颌长于下颌,上颌骨几乎伸眼前缘下方。鳃耙退化呈粒状。体被小型的圆鳞,头部无鳞,胸鳍和腹鳍的基部有腋鳞,背鳍及鳍的每条鳍条间的鳍膜皆覆盖1枚长形鳞片。线完全而近乎平直,延伸达尾柄中央。体背部青褐色,腹部为银白色。体背和体侧中部具有列杯鱼的纵纹。吻端且有半圆形黑斑。眼睛上部呈金黄色。背鳍和尾鳍浅灰黄色,边缘灰黑色。胸鳍和腹鳍淡黄色,臀鳍灰白色。 动物学史
林奈(Linnaeus)于1758年首次描述了北梭鱼,并将其指定为Esox属中的一个物种,当时该分类单元已经提到了至少一种北极淡水梭子鱼和梭子鱼。意识到冲突后,后来的工作人员将北梭鱼放入了Albula属中。学名Albula vulpes源自拉丁语,可以翻译为“白狐”。至少有一种其他种类的梭鱼类存在,即带轴的梭鱼,在1911被福勒(Fowler)描述和命名为Dixonina nemoptera。然而,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两个物种之间的差异不需要进行基因分离,而且两者都应该归入北梭鱼属(Alb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