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御勋

太平兴国时期泰宁军节度使
折御勋(938-977),北宋初期军事将领,出生于府州(今陕西府谷)。他的家族中有许多历史名人,如杨家将的佘太君。折御勋曾任汾州团练使权知府州事,后升为永安军留后。在太平兴国元年(976年),他被任命为泰宁军节度使。他的弟弟折御卿也是北宋开国名将,曾任静难军节度使折从阮之孙,永安军节度使折德扆次子。折御卿出身于云中大族,曾随宋太祖河东,大破苛岚军,擒军使,杀刺史,活捉大将。他曾四次徙官为府州观察使、永安军节度使,多次击败契丹军。在淳化五年(994年)的子河汊之战中,他歼敌5000多人,获马1000匹,宋太宗赐旗30竿,以壮军威。然而,由于契丹窥边不止,折御卿整日练兵备战,劳累成疾。在契丹再次入侵时,折御卿带病出战,敌将望见即抱头鼠窜。不久后,他在军营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获赠侍中。

家族历史

折氏出匈奴折兰王之后。为古代匈奴族折兰氏、鲜卑族折娄氏所改。府州(陕西府谷)人,远祖折华。党项族是隋唐时期部分羌族为拓展生存空间东进并融合其他当地民族演变而成的新种族,西羌是其前身。西元六世纪有羌族“莫折大提莫折天生莫折念生起义称王秦州;莫折也是折姓来源之一,后改为单字折姓。虽然折氏与后来的西夏同族,但是在宋朝抗击外侮的战争中,折家英才辈出,佘赛花的弟弟折御卿和后世的折惟昌折继闵折克行折可适折可存等,皆为名将。《五代史》有折氏宗族传记。折家数代东抗契丹,西御西夏,号称“折家军”。史称折氏“独据府州,控扼西北中国赖之”"夏人畏之,益左厢兵,专以当折氏"“自从阮而下,继生名将,世笃忠贞,足为西北之捍,可谓无负於宋者矣”(《五代史》)

折家功绩

御勋(938-977)以汾州团练使权知府州事,后升为永安军留后。太平兴国元年(976),御勋改任泰宁军节度使,其弟弟御卿(958-995)继领州事,淳化五年(994)升为永安军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