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北魏武邑郡公
李平(?-516年),字云定,一字昙定,黎阳郡顿丘(今河南浚县人),北魏大臣,彭城王李嶷长子。
少有大度,涉猎群书,颇在文才。太和初年,拜通直散骑侍郎,降爵彭城郡公,迁太子庶子。出为长乐太守,迁河南尹,权贵忌惮之。宣武帝即位,除黄门侍郎,迁司徒长史,拜相州刺史劝课农桑,修饰太学,征拜度支尚书,领御史中尉。平定京兆王元愉反叛,迁中书令,转吏部尚书,累迁尚书右仆射,加散骑常侍,封武邑郡公。熙平元年(516年)卒,赠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冀州刺史,谥号文烈。

人物生平

李平,字云定,少有大度。及长,涉猎群书,好《礼》、《易》,颇在文才。太和初,拜通直散骑侍郎,孝文礼之甚重。频经大忧,居丧以孝称。后以例降,袭爵彭城公。累迁太子庶子。平请自效一郡,帝曰:“卿复欲以吏事自试也?”拜长乐太守,政务清静,吏人怀之。征行河南尹,豪右权戚惮之。宣武即位,除黄门郎,迁司徒长史,行尹如故。寻正河南尹,长史如故。
车骑将幸邺都,李平上表谏,以为:“嵩都创构,洛邑俶营,虽年跨十[rěn],根基未就。代人至洛,始欲向尽,资产罄于迁移,牛畜毙于[niǎn]运;陵太行之险,越长津之难,辛勤备经,劣达京阙;富者犹损太半,贫者可以意知。兼历岁从戎,不遑启处。自景明以来,差得休息。事农者未积一年之储,筑室者裁有数间之屋,莫不肆力伊、[chán],人急其务。实宜安静新人,劝其稼穑,令国有九载之粮,家有水旱之备。若乘之以羁绁,则所废多矣。”不从。诏以本官行相州事。帝至邺,亲幸平第,见其诸子。寻正刺史。平劝课农桑,修饰太学,简试通儒以充博士,选五郡聪敏者以教之。图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于讲堂,亲为立赞。前来台使,颇好侵渔。平乃画“履武尾,践薄冰”于客馆,注颂其下,以示诫焉。征拜度支尚书,领御史中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