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托法加斯塔大区

智利共和国的一级行政区
安托法加斯塔大区是智利共和国一级行政区,为智利第二大区,是1879年太平洋战争后由玻利维亚割让得来的,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世界“旱极”,位于智利北部沿海莫雷诺湾的东岸,东与玻利维亚和阿根廷毗邻,南连阿塔卡马大区,西濒太平洋,北接塔拉帕卡大区。土地面积125306.3平方公里,占智利全国领土总面积的16.6%,是智利陆地面积最大的区。人口46.2万人(1999年),占智利全国总人口的3.0%,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7万人。经济以矿业为主。

历史沿革

安托法加斯塔大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哥伦布时代,沿海地区由游牧的昌戈斯印第安人部落居住,内陆地区由阿塔卡马文化居住,分布在干旱的大盐湖阿塔卡马盐沼、洛阿河流域以及高原地区的山谷和绿洲。阿塔卡马文化深受蒂瓦纳库文化的影响,后来又受到印加统治。
19世纪后期的硝石繁荣时期之前,该地区只有少量的昌戈斯和阿塔卡梅尼奥斯土著居民。大规模的智利移民随着硝石繁荣而来,直到智利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占领该地区。智利移民主要来自北部,进入安托法加斯塔和塔拉帕卡等新领土,被称为北部大区。
20世纪初,该地区成为智利工会组织运动的重要基地。直到铜矿取代硝石开采之前,该地区经济上一直依赖硝石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