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速度

天体力学术语
宇宙速度(Cosmic velocity),天体力学术语,是指从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行星际和恒星际及以上飞行器所需的最低速度。[1][5][6]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围绕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的速度,所以也被称之为环绕速度,值为7.9×103米/秒;第二宇宙速度是航天器脱离地球引力场所需的最低速度,值为11.2×103米/秒;第三宇宙速度是航天器脱离太阳引力场所需的最低速度,值为16.7×103米/秒。第一、二、三宇宙速度也被统称为三大宇宙速度,而第四、五、六宇宙速度暂时只能够估算。[1][4][5]
1687年7月,牛顿完成了作品《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该书以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建立了力学理论体系,解决了行星运动、落体运动等各种各样的问题,[2]牛顿进而提出了环绕速度和对应的值。[7][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1957年10月4日夜晚,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9]1959年1月2日,苏联发射月球一号卫星,这是人类第一次以第二宇宙速度使卫星掠过月球上空,成为太阳系中的第一颗人造小行星。[10]而美国在1972年发射的先锋10号,1973年发射的先锋11号,以及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一号、旅行者二号卫星,都达到了第三宇宙速度。[11]

定义

宇宙速度(Cosmic velocity)是从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行星际和恒星际及以上飞行器所需的最低速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