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之役

1387年发生于庆州的战役
明洪武二十年,元太尉纳哈出,拥众金山(即勃勃图山,在今吉林省双辽市东北、农安县一带),屡攻辽东朱元璋冯胜为大将军,傅友德蓝玉为左右副将军,率领20万军队北征。胜至通州,遣哨马出松亭关,探悉元兵多屯驻庆州,遂令蓝玉轻兵往袭。时适大雪,元兵未曾防备,不意明军突至,大败。平章果来被杀,果来子不兰奚受擒,纳哈出降明,称“金山之役”。

简要介绍

明朝洪武20年,元朝太尉纳哈出,拥众金山(即勃勃图山,在今吉林双辽东北),屡攻辽东,朱元璋命冯胜为大将军,傅友德、蓝玉为左右副将军,率领20万军队北击。胜至通州,遣哨马出松亭关,探悉元兵多屯驻庆州,遂令蓝玉轻兵往袭。时适大雪,元兵未曾防备,不意明军突至,连逃走都是不及。平章果来被杀,果来子不兰奚受擒,纳哈出降明,称“金山之役”。

历史记载

1387年的金山之役,标志“中国再度统一”。如《简明中国历史》明确说:“1387年(洪武二十年),冯胜傅友德、蓝玉诸奉命北上,包围金山,纳哈出势穷请降,辽东全部平定,中国再度统一”;《中国历史大事编年》第四卷也说:“朱元璋起义至纳哈出降,前后三十五年,全国方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