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遍行堂集-抖音百科
《遍行堂集》有四十九卷和四十六卷两个版本,分文部、诗部、词部、语录等。《续集》十六卷,今有康熙年间刻本存留,无高纲序。其中第四十九卷《遍行堂随见录》曾单独刊行。作者金堡,字卫公(道隐)民末清初浙江人。 遍行堂集
作者金堡,字卫公,又字道隐。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卒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考取进士,授临清知县,官声颇佳,因得罪上司刘泽清,被迫引疾去职,回归故乡。不久,明亡。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攻下杭州,金堡偕原都督同知姚志卓起兵抗清,势孤而败。后唐王在福建自立,号隆武帝,金堡被授兵科给事中,因为母服丧,坚辞不受。隆武帝死,桂王在广西自立,号永历帝。永历二年(1618年),金堡赴广西,任礼科给事中,以“直臣”而著称。永历小朝廷内部党争异常激烈,金堡亦未能 脱身,后因政治斗争失败,在永历四年被黜戍清浪卫(今贵州省岑巩县境内),中途得瞿式耜之助,留居桂林。 这年末,桂林为清兵所破,金堡于是削发为僧,初取名性因,之后投到广州 雷锋寺函是和尚门下,又名澹归。金堡在这之后于广东韶州(今韶关市)辟丹震寺,任住持,又名今释,号舵石翁。因其分文不私,深受四方僧众敬重。金堡为僧达三十年,名著佛门,矢志以终,大思想家王夫之赋诗痛悼,时年67岁。其著作有《遍行堂集》、《岭海焚余》、《千山剩人禅师语录》、《丹霞澹归禅师语录》等。 《遍行堂集》四十九卷(另有四十六卷本),《续集》十六卷,今有康熙年间刻本存留,无高纲序。其中第四十九卷《遍行堂随见录》曾单独刊行。《遍行堂集》分文部、诗部、词部、语录等。金堡固然名重一时,但从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地位来看,并不算十分重要,但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作家的作品犯了禁。从内容上看,《遍行堂集》中并无直接针砭清室的文字,显然作家有意回避。但是作为一个明朝遗民,一个曾参加过抗清斗争的人,金堡诗文中不可避免地会流露出故国之思和家国之恨来,所谓“悖谬”文字,大约指这些内容。如集中的一些传记、祭文的主人公有抗清赴死的瞿式耜、何腾蛟、张同敞、李元胤[yìn]、李永茂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