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进思

五代十国时吴越国权臣
胡进思,内牙军统帅,五代十国吴越国权臣。吴越国国君钱弘倧在位期间,以胡进思为代表的平时骄横不法、越权擅政的老资格将领被钱弘倧严加管束。钱弘倧有意驱逐胡进思,何承训又怕事败后株连到己,遂将此事秘密泄于胡进思。后汉天福十二年(947),趁钱弘保在王宫中夜宴之机,胡进思着戎装率内牙亲兵300甲兵入宫,发动政变,钱弘倧本人亦被软禁。之后,胡进思迎钱弘倧之异母弟钱弘俶于私第,将其策立为王[1]

人物经历

胡进思(858-955),名万一,字克开,世居长安唐末五代时为吴越国权臣。
少年时随家人迁至吴兴(今湖州)。四岁能文,七岁能诗,十七岁时,因考进士不第,弃文就武。当时,国局动荡,朝廷腐败,他认为割据两浙的都指挥使钱镠“雄略不凡”,前往投奔,钱[liú]也很看重胡进思,就把他留在身边,“参赞军机”,日益受到重用。中和二年(882),钱镠打败了两浙都监刘汉宏,胡进思颇有功劳,后钱镠平定淮南、苏湖、常州、润州(江苏丹徒)等地,胡进思也被提升为马步都虞候、武功大夫、武都指挥使,升为越州兵马使。唐昭宗天复二年(902),钱镠手下将领徐[wǎn]、许再思等人乘钱镠外出,发动叛乱。钱镠的儿子钱传瑛紧闭城门,钱镠与胡进思闻变,急忙赶回,但无法进入,于是胡进思与徐绾等人血战,引走了主力,钱镠才得以微服入城。徐、许二人知事不可为,向吴国杨行密求救。钱镠闻讯,派他的第五个儿子钱元罐到杨行密处为人质,使得杨行密没有帮助徐绾等人。胡进思当时是随从保护钱元罐到宣州,不久返回。从此,胡进思深得钱镠和钱元罐的信任,天佑元年(904),钱镠特为此造功臣堂,记有功将士50余人,胡进思名列榜上第二位。
后梁开平元年(907),钱镠受封为吴越王兼淮南节度使,胡进思也升为常、润等州团练使,后再升为常润二州防御使。同光元年(923),他受钱王派遣,到莱州促使该州归顺后唐。正因有此大功,胡公被后唐庄宗李存[]封为吴越钱王下兵部尚书右丞,第二年,又被钱王加封为吴越兵部尚书。长兴三年(932),钱元罐继位,加封胡进思为大将军,可“剑履上殿”。天福六年(941)钱元罐死,子弘佑立,称忠献王,年少不更事,国内连年兵乱,胡进思统领大军,主持内外局势,威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