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生方

宋代严用和主编的医书
《济生方》,方书,又名《严氏济生方》,10卷。南宋严用和(子礼)撰。[1]南宋宝祐元年(1253年)成书。分类辑录内、外、妇科方论,凡医论80则,医方433首(据玉枝轩本统计)。持论较谨慎,不轻攻,亦不轻补。所论“补脾不若补肾”,“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均具卓识。所收诸方,或采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因方》等书,如五积散、华盖散、香苏散、十神汤之类;[2]或辑民间单验方,如治脏毒下血之蒜连丸。选方多为作者尝试有验者,如实脾散、归脾汤、加味肾气丸、鳖甲饮子、橘皮竹茹汤等,为后世医家广泛采用。吴澄《古今通变仁寿方序》称严氏诸方:“不泛不繁,用之辄有功。”本书明代以后散佚,清乾隆年间[zuǎn]修《四库全书》时,据《永乐大典辑佚,得医论56则,方240余首,厘为8卷。[3]

创作背景

严氏远绍《内经》《难经》《伤寒论》《诸病源候论》,以及《千金》《外台》之论,近取陈言、朱肱、郭稽中等时贤之说,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济生方》一书。

基本信息

《济生方》,又名《严氏济生方》,宋•严用和撰。成书于宋宝[yòu]元年(1253)。原书共10卷,有论治70篇,方约400首;咸淳三年(1267)又写成《续方》,收前书未备之医论24篇,方90首。二书后均散佚,现在版本为辑复本:一是清纪晓岚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8卷本《济生方》,有医论56篇,收方240余首,内容或缺论,或缺方,或少药,或论不对题,残缺较甚,1956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一是根据《医方类聚》、《普济方》等多种医书,并参照日刊本《济生方》等重新整理,将《济生方》与《续方》合二为一的辑复本,有医论85篇,方520首,内容较前一版本充实完整,基本接近原貌,198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名《重订严氏济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