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德

南朝刘宋开国功勋
王仲德(367年-438年),原名王懿,晚渡北人,渡江后,为避司马懿讳,改称王仲德。自称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和东汉司徒王允弟王[mào]的七世孙(南朝人考证他实出身下邳,冒充太原王氏),刘宋开国功臣,南朝宋时著名将领。
王仲德沉稳谨慎,文韬武略,颇为宋武帝宋文帝倚重。东晋末,随宋武帝攻打南燕,平定卢循,征讨荆州,北伐后秦,屡次担任前锋,勇冠三军,功冠诸将,进为征虏将军冀州刺史武帝建宋后,晋封新淦县侯,任徐州刺史,加都督,都督淮北七州军事。
在宋文帝期间,参与元嘉北伐,在宋军南撤时,计退魏军。元嘉九年(432年)起,王仲德以花甲之年镇边拒魏,累迁镇北大将军、徐、[yǎn]二州刺史,文帝将边关诸州郡的军事防务全部委以他,魏人数年未犯境。
元嘉十五年(438年)病逝,终年72岁,谥号桓侯”。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