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爰

徐爰
徐爰(394年—475年),本名[yuàn],字长玉,南琅邪开阳(今属江苏)人,寒门出身,南朝刘宋著名大臣、史学家、文学家。早年在东晋琅邪王大司马府中担任中典军,后参加刘裕北伐,因思维缜密,很会讲理,被刘裕知晓。宋武帝时,入侍太子左右。宋文帝元嘉年间,获得文帝任用,先后担任过殿中侍御史、南台侍御史、始兴王刘浚的后军参军、员外散骑侍郎。文帝北伐时,任命徐爰到前线传授和宣示文帝的用兵方略和中旨。孝武帝即大位前,徐爰被任命为太常丞,为孝武帝制定朝章和仪注。孝武帝对他委寄尤重,朝廷大体仪注,非徐爰议不行。孝建初年(454年),徐爰补为尚书水部郎,转为殿中郎,兼尚书右丞。孝建三年(457年),参与孝武帝朝边境防御之策的讨论。大明六年(462年),领著作郎,编著国史。前废帝即位后,以徐爰为黄门侍郎,领射声校尉,著作如故。封吴平县子,食邑五百户。宋明帝[]即位,为太中大夫,因执权日久,刘彧在藩时就看不惯他,同时在刘彧受前废帝各种屈辱时,徐爰对他礼敬甚简。泰始三年(467年),刘彧命有司以“事君无礼”之罪,将徐爰发配交州。刘彧逝世后,才得以回京,担任南济阴太守、中散大夫元徽三年(475年),病卒,年八十二。徐爰著有文集百余卷,多亡佚。有《宋书》《系辞》《礼记音》《家仪》《释问》《释疑略》等行于世,抄合《皇览》,今亡。

简介

初为晋琅邪王大司马府中典军,累官游击将军,兼尚书左丞。巧于将迎,能得人主微旨,宠待隆密。明帝在藩时,爰礼敬甚简。及即位,遂徙爰交州后听还,除中散大夫,卒。爰著有文集十卷,(《隋书志》作六卷。此从隋志注及《两唐书志》)行于世。世祖至新亭,大将军江夏王义恭南奔,爰时在殿内,诳[shào]追义恭,因得南走。时世祖将即大位,军府造次,不晓朝章。爰素谙其事,既至,莫不喜说,以兼太常丞,撰立仪注。孝建初,补尚书水部郎,转为殿中郎,兼右丞。孝建三年,索虏寇边,诏问群臣防御之策,爰议曰:

生平

宋书诏旨“虏犯边塞,水陆辽远,孤城危棘,复不可置”。臣以戎虏猖狂,狡焉滋广,列卒拟候,伺[chān]间隙,不劳大举,终莫永宁。然连于千里,费固巨万,而中兴造创,资储未积,是以齐斧徘徊,朔气稽扫。今皇运洪休,灵威遐慑,蠢尔遗烬,惧在诛剪,思肆蜂[chài],以表有余,虽不敢深入济、沛,或能草窃边塞。羽林鞭长,太仓遥阻,救援之日,势不相及。且当使缘边诸戍,练卒严城,凡诸督统,聚粮蓄田,筹计资力,足相抗拟。小镇告警,大督电赴,坞壁邀断,州郡犄角,傥有自送,可使匹马不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