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永大捷

1630年明军与后金军交战的战役
遵永大捷是明朝崇祯三年(1630年)五月,明军在孙承宗的统帅下,击败后金军,收复滦州永平府迁安县、遵化县四城的重要战役。

战争背景

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率十万清兵绕道蒙古,进犯北京,史称“己巳之变”。崇祯三年二月,皇太极率后金主力撤回沈阳,留阿巴泰驻守明境内[luán]州(今河北滦县)、永平(今卢龙)、迁安、遵化四城为战略据点,虎[dān]北京。在此期间,后金军对明朝地方官民发布了很多招降的“谕令”,并不断派遣使者要求与明朝政府议和,显示出皇太极对已夺取的土地不肯放弃,也对未得到的地方心向往之。

战争过程

崇祯三年(1630年)五月,明兵部尚书、大学士孙承宗督理军务,重新集结力量,之后金大贝勒阿敏、贝勒硕托领兵5000余入关与驻滦州、水平、迁安、遵化四城的阿巴泰换防之机,由山西总兵马世龙、锦州总兵祖大寿、山东总兵杨绍基等统兵围攻滦州。阿敏在永平得知滦州被围,派大将巴都礼领兵数百人赴援,并缩短战线,将迁安后金守兵撤至永平。明军将巴都礼所率援军歼灭后,遂用红夷大炮轰击滦州城,尽毁城楼。后金守将纳穆泰率众力战不支,遂于十二日夜弃城奔赴水平,途中遭明军马如龙截击,损失将士400余人。阿敏连续受挫,被迫全线撤退,返回盛京。明军收复滦州等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