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骨水车-抖音百科
龙骨水车是一种古老的农业工具,起源于东汉时期,由发明家马钧改进。它是一种用于排水灌溉的机械,由许多刮板串连在木槽内活动的榫铆木链上,用于提水。龙骨水车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流行,也被称为“翻车”、“踏车”、“水车”,省称“龙骨”。由于其形状犹如龙骨,因此得名“龙骨水车”。这种提水设施历史悠久,一直在农业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结构
亦称“翻车”、“”、“水车”,省称“龙骨”。一种用于排水灌溉的机械。其结构是以木板为槽,尾部浸入水流中,有小轮轴一。另一端有小轮轴,固定于堤岸的木架上。用时踩动拐木,使大轮轴转动,带动槽内板叶刮水上行,倾灌于地势较高的田中。后世又有利用流水作动力的水转龙骨车,利用牛拉使齿轮转动的牛拉翻车。以及利用风力转动的风转翻车。广东等地用手摇的较轻便,施于田间水沟,称“手摇拔车”。 起源
龙骨水车约始于东汉,三国时发明家马钧曾予以改进。此后一直在农业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后汉书。宦者传。张让》:“又使掖廷令毕岚......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李贤注:“翻车,设机车以引水;渴乌,为曲筒,以气引水上也。”《三国志。方技传。杜夔》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傅玄曰:“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灌之,乃作翻车,令儿童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列出,其巧百倍于常。”宋梅尧臣《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三首。水车》:“既如车轮转,又若川虹饮。能移霖雨功,自玫禾苗稔[rěn]。”宋王安石《山田久欲坼[chè]》诗:“龙骨已呕哑,田家真作若。”清蒋炯《踏车曲》:“以人运车车运辐,一辐上起一辐伏。辐辐翻水如泻玉。大车二丈四,小车一丈六。小以手运大以足,足心车柱两相逐。左足才过右足续,踏水浑如在平陆。高田低田足灌沃。不惜车劳人力尽,但愿秋成获嘉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