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思慎-抖音百科
谷思慎(1881—1945),出生于山西省神池县城关,1903年,谷思慎借川资寻其伯父谷如墉,力陈欲读书进取。1904年,谷思慎赴日本明治大学留学。1905年7月30日,孙中山于东京筹组中国同盟会时,谷思慎即参与其中。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任执行部调查科负责人、陕西省主盟人、山西分会干事。1911年,谷思慎受命在包头事革命活动。1917年,谷思慎响应孙中山护法号召,曾南下穗、沪,流寓二年。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谷思慎供职立法院。1938年,日军犯晋西北,裹挟谷思慎随行,至五寨县三岔镇,趁两军混战逃走,为八路军120师所救。贺龙以礼相待,电告中共中央,复送延安。1941年,谷思慎被聘任晋绥边区临时参议会参议员。1945年随晋绥军区部队进取绥远,拟联络绥远国民党将领中旧交,促其反正。不幸途中积劳,因病逝世,终年64岁。 投身革命
谷思慎,祖籍山西省神池县温岭乡,1881年出生于山西省神池县城关。1904年,满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国人图治,戊戌行新法不成。清廷见国事日蹙,欲图振作,乃派学生留学英、日学习政治。谷思慎等经山西大学堂选送,留学日本明 治大学政法系。与光复会等革命组织的骨干分子黄兴、宋教仁、胡汉民、汪精卫等相识。1905年7月中旬,孙中山从欧洲转道日本东京。孙中山于1905年7月14日接见了谷思慎。由孙中山为主盟人,1905年7月14日,加中国入同盟会,也成为了中国同盟会最早的缔造者和发起人之一。孙中山命谷思慎为中国同盟会华北主盟人。1905年8月20日,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孙中山在日本爵板本金弥府邸召开了十七个省市留学生数百人参加的“中国革命同盟会”正式成立大会。会上,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谷思慎担任经理部负责人,其他各部及负责人分 别是庶务部黄兴、书记部马君武、内务部朱炳麟、外务部程家柽、会计部刘维焘、评议部汪精卫、司法部邓家彦。1905年秋,根据中国同盟会总部指示,各省建立分会。山西分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谷思慎兼任干事,主管山西分会一切事务,成员有荣炳、荣福桐等。乙巳、丙午两年先后发展会员53名,成为山西辛亥革命的中流砥柱。谷思慎先后介绍了山西的阎锡山、赵戴文、温寿泉等多人入会。 谋举义旗
1907年秋,谷思慎奉孙中山先生之命回国运动革命。临行之前,谷思慎、阎锡山、南桂馨等议计利用合盛源钱庄捐款(庄主张晓岩系中国同盟会会员),在绥西后套借垦拓之名,培养革命势力,伺机以动。光绪皇帝、慈溪太后先后病死,溥仪即位,年号宣统,醇亲王载沣任摄政王,总揽朝政。1910年,谷思慎奔赴北京运动革命,其间办了三件实事:一是救了汪精卫的命;二是为创办《国风日报》创造了条件;三是参加了全国同盟会领导成员非正式会议。当时汪精卫谋刺摄政王未遂被捕入狱。谷思慎通过程家柽对肃亲王善耆说:“汪精卫乃同盟会重要人物,孙中山的得力助手,杀了汪精卫断孙中山膀臂也,必然激起中国同盟会的公愤,越杀反抗的人越多,不如将其暂时关入狱中,磨其锋利,为尔所用。”善耆听其言,亲自审问汪精卫,汪精卫一口承认自己所为,与他人无关,当时可称得上一热血青年,善耆更加爱汪才,未忍行刑,将汪、黄复 生判长期监禁于法部监狱。谷思慎又上下打点,得到了可能范围内的优待和自由。武昌起义后,将二人释放。第二件是同盟会员白逾衡、景定成(字梅九),在北京创办《国风日报》,鼓吹革命,揭露清政府官吏的丑恶罪行。因谷思慎奔走联系,取得善耆对革命党的谅解。《国风日报》始终没有被查封。当时有人称赞说:“东京的《民报》、北京的《国风日报》可抵十万大军。”第三件是京都会试。宣统二年,清政府命各省留日学生齐集北京复试。京都会试后,同盟会员各归本省。奉谷思慎之命,山西同盟会员掌握了山西省部分军权,时温寿泉任教练公所督办兼陆军学堂监督,阎锡山为清军第二标教练官,乔煦为二营教练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