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安大典-抖音百科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为孙中山先生举行的葬礼
奉安大典,又称总理奉安大典,[1]是指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南京紫金山为孙中山先生举行的葬礼。[3]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2]遵照他生前“归葬紫金山”的遗愿,在逝世周年之际,南京举行中山陵开工典礼并于1929年春竣工。[6]1929年5月28日上午,停放在北京碧云寺的孙中山先生遗体由专列运往南京,抵达后停灵于国民党中央党部礼堂。[7]从5月28日起由中央委员、各特任官轮流守灵。5月29日至31日为公祭日。[8]1929年6月1日奉安大典举行,由国民党政府蒋介石主祭,谭延闿、胡汉民、王宠惠、戴季陶、蔡元培陪祭。全国民众停止工作,默哀3分钟。正午12时,奉安完毕。最后由孙中山先生的遗孀宋庆龄率人将墓门关闭,奉安大典告成。[3] 在南京举行奉安大典的同时,全国其他地区也举行各种公祭仪式、宗教纪念仪式等。各级各类学校也纷纷举行奉安纪念活动,借此在青少年中植入孙中山符号。[9]奉安大典是近代中国史上一件非常重大的政治事件,不但为此后国民党一党专政提供了合法性资源,也奠定了中国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基础。其意义不仅仅是一场国葬,还是一次全民的政治动员和爱国主义教育。[10] 相关人物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幼名帝象,读书时取名文,号日新,字德明,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名中山市)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