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冰盖

覆盖南极大陆的冰原
1
4
南极冰盖(Antarctic Ice Sheet),是地球的两大冰盖之一,覆盖在南极大陆上[a][1]。冰盖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直径约4500千米,面积约1398万平方千米,约占南极大陆面积的98%,[3]被分为东南极冰盖、西南极冰盖、南极半岛三个部分[1][4][5]。其最大厚度4776米,平均厚度约为2450米,[2]总体积约2450万立方千米[1]
南极冰盖属于典型的极地大陆性冷冰川,由终年不化的降雪逐渐堆积而成,积雪转换成冰的过程非常缓慢,因此冰盖相对比较稳定。其下层的积雪在上层积雪的重力作用下,被压实排气后发生重结晶作用,从而形成了坚硬的冰。南极冰盖的冰和其他淡水冰最大的区别是它们未经过融溶,还含有大量的气体,因此,它保存着完整的层状结构。作为地球上最大的固体水库,占世界陆地冰量的90%,淡水总量的70%,对全球气候变化、海面升降和人类活动有重大影响[1][4][6]。受重力推动作用,冰盖缓慢地移向海岸,约占总面积10%的前缘冰体被推至海洋,形成漂浮的冰架,冰架断裂后形成冰山[7][8]。而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这些冰架、冰山崩解正处于消融——若《巴黎协定》目标未能达成,东南极冰盖会因气候变化影响而加快融化,到2500年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约2~5米[9]。如果整个南极冰盖融化,海平面将上升58米[4][10]

位置境域

南极冰盖位于南极大陆,横贯南极的山脉将南极大陆分为东西两部分,将南极冰盖分为东南极冰盖和西南极冰盖[5][b]
西南极冰盖以不规则的基岩和冰面地形以及大量的冰槽和深槽为特征。西南极冰盖表面起伏较大,底部位于海中,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正在快速消融[7][5]。由于南极冰盖的巨大重量,南极大陆东部在海平面以下约2.5千米的位置[11]。东南极冰盖比西南极冰盖大10倍,覆盖在陆地上,形成一个穹状的高原[5]。科学界普遍认为它比较稳定,但近几十年来,东南极冰盖的部分区域已经逐渐消融,促使学者重新评估其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7][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