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画-抖音百科
山水画是主要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的绘画,是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也是中国画特有的画种。山水画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1]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与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东方审美文化和艺术传统。[2] 魏晋以前,中国画占主流的是人物画,山水景观多作为背景出现。魏晋时期,国家战乱,文人开始寄情山水,山水画应运而生。[1]隋唐时期,山水画画理、画法、章法逐渐完善,山水画趋于成熟。[3]五代及两宋时期,山水画大兴。元代,山水画成为主流。[1]明朝山水画,结合宋元画法,形成新的画风。清代山水画多以临摹古画为主,部分画家勇于创作。[4] 概念解释
山水画是中国画传统分类之一,早期风景主要是人物画的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从人物画中独立出来,隋唐时期形成中国画中一个单独的分类,吴道子、李思训、王维等人都善于画山水画。唐朝以来,山水画的画家被分为南、北两派,北派创始人是唐代画家李思训,善用色彩,主要画黄河两岸关洛一带的山水风景,李成、范宽、张择端、李唐、马远等人属于北派。南派创始人王维,善用墨,少用颜色,米芾、王希孟、赵伯驹等人属于南派。米芾父子开创了以表现江南烟雨朦胧状态的米点山水,王希孟、赵伯驹等人擅画青绿山水。宋代,山水画非常盛行,上至王公贵族,下到文人商户,都愿意以山水画装点厅堂。元代山水画着重于写意,著名的画家有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被称为元四家。明清时山水画继续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