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清市芙蓉镇-抖音百科
芙蓉镇,位于乐清市境东北部,[1][2]三面环山,一面临海,[3][4][5]属半山区。[6][7][8]其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白龙山脉横亘于前,雁荡山支脉诸山杂陈于后,境内有长短七条溪流经过,其中芙蓉、黄金两溪贯穿中部,东流注入清江。据明永乐《乐清县志·叙山》载:芙蓉山“去县东六十里,在山门乡,其山西南上三峰,有岩石,并高三、四尺,森然如美蓉,红赤相映,因以名村。”[9][10] 历史沿革
芙蓉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早在景平元年(423),永嘉太守谢灵运就曾经水路而上,到了筋竹涧口,留下了从斤竹涧越岭溪行)的诗篇,并在他的游名山记)中,记述了芙蓉峰。明洪武十四年(1381),芙蓉分属山门乡的十七都第三图和十八都第一图。隆庆年间(1567—1572)设守备署。清初,称大芙蓉汛,民国十六年(1927)称镇,民国三十六年(1947)后称乡。 芙蓉自古以来就是温(州)、台(州)和永(嘉)、乐(清)的交通要道。北宋年间(960~1127)就为温(州)、台(州)驿道的重要驿站之—,是南北交通的必经之地,至清道光、咸丰年间(1820—1850),在长达七百多年的漫长历史中,温(州)、台(州)驿道虽时有变迁,但芙蓉驿作为该驿道交通“咽喉”的地位却—直未予改变。 明代倭患频仍,地处交通要道的芙蓉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三十七年(1554)和三十三年(1558)先后三次受到倭寇的侵扰抢掠。芙蓉人民奋起反抗,在乐清抗倭史上写下了光荣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