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方言又称上海话、上海闲话、沪语,是主要分布在中国上海地区的汉语方言,它属于汉藏语系汉语语族吴方言区太湖片(即北吴语片)上海小片。[1]上海方言是现代吴语区最有影响力的方言,[3]也是中国三大方言(北京话、广州话、上海话)之一。[4]这不仅是因为上海的城市地位,更是由上海话的历史形成和特点所决定的,[5]截至2012年,上海话使用人数约为1586万人。[6]
上海话是以原先上海本地的方言为基础,自然融合上海开埠后的吴语区各地移民方言而成的一支新型城市吴语,是古代吴语的继承和发展。[7][5]1843年上海开埠之前,“上海话”是松江方言在黄浦江流域的一个分支。那时的松江方言,也包括上海方言,深受苏州话的影响。[3]上海从1843年开埠至今的一百多年间,上海方言经历快速的发展,吸收苏州话、宁波话和广东话等中国其他地区的方言和英语等外语的部分词汇,上海话融合了北部吴语的主流特征,一跃成为太湖片吴语区发展最快且最强势的方言。[4]自上海开埠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上海方言逐渐代替苏州话而成为本地区更有权威的方言,约在20世纪中叶达到顶峰。[8]上海方言广义上是指吴语区太湖片上海小片的各吴语口音之和,[4]而狭义的上海方言(习称上海话)专指在上海市区讲的方言。[8]依古调类,上海方言可以分为崇明、练塘、松江、嘉定、市区5个方言区。其中狭义上海方言主要分布范围限于老市区,包括黄浦、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