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系社会-抖音百科
母系社会,又称母系氏族社会,是指世系或财产的继承按母系计算,氏族公社的政治权力也全由妇女所控制的社会结构。[1][2] 母系社会的概念最早由巴霍芬在《母权论》中提出,后来由美国学者摩尔根发展建构出的一套以母系继嗣为社会组织结构规则的原始社会史体系。[3][4]随着生产力发展,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母系氏族社会取代游散不定的原始群,使人类社会进入氏族时代。母系社会中子女从母世系,从母居,从母姓,女性具有优越地位。在母系氏族社会中,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人与人之间平等,酋长和其它氏族成员共同劳动。[5][6][2]氏族成员死后,财产由集体继承,遗体按照一定次序安葬在公共墓地。[5][6]母系社会中,通常会出现对女性的生殖崇拜,祭祀女性先祖和女性创世神。[7]母系社会实行外婚制,氏族内部成员禁止婚配,而婚配常由走婚或男子入赘完成,女子不会出嫁。[2] 母系社会在人类社会早期广泛存在,中国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聚落遗址、长江流域的草鞋山遗址、绰墩遗址均显示出母系社会特征。[8][9]如今在中国云南的摩梭人、印尼的米南加保族、越南的占族、非洲的中央班图人社会组织中,仍然存在母系社会残留。[10][11][12][13] 定义
母 系社会,又称母系氏族社会,是指世系或财产的继承按母系计算,氏族公社的政治权力也全由妇女所控制的社会结构。[1][2]母系社会的概念最早由巴霍芬在《母权论》中提出,他认为人类古代文化经历了群婚、母权制和父权制三个阶段。女性在某个阶段内处于家庭的主导地位,负责管理家庭和国家事务,这一时期即为母权制阶段。[4]后来在19世纪中后期,由以美国学者摩尔根为代表的古典进化学派人类学家发现和研究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后,建构出的一套以母系继嗣为社会组织结构规则的原始社会史体系。他认为在古时代,世系一般均以女性为本位,凡是在这种地方,氏族是由一个假定的女性祖先和她的子女及其女性后代的子女组成的,并一直由女性流传下去,这种社会状态就是母系社会。[3][4]而后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引用了巴霍芬的观点,并进一步论述了这一社会结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