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敢-抖音百科
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缅甸语:ကိုးကန့်,英文:Kokang Self-Administered Zone)[6][5][2][3],简称“果敢”[1],地处缅甸联邦东北边陲,位于掸邦北部东北角,辖地萨尔温江东岸,为缅甸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首府老街市(Laukkai)[10],边界线长173千米,北界萨尔温江怒江段,与中国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和保山市龙陵县接壤,南界南汀河与佤邦南邓特区和户板地区隔河相望,西界萨尔温江与掸邦北部勐古、勐[měng]洪、南壮、长箐山及干勐地区跨江相通,东界与中国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和耿马县接壤,面积2026平方千米。[7]缅甸官方行政区划将果敢自治区分为2镇区,将滚弄镇区划归腊戌县管辖[11],果敢自治区行政机构则将所辖行政区划为1个市,该市下辖2个区、2个分区[a]。[23][12]截至2023年1月,果敢人口约为15万人[13],居民以果敢族[b]居多[16],是缅北主要华人聚集区之一[24],主要语言为汉语[14]、缅语。[15]2024年8月,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宣布汉语是其控制的掸邦北部所有地区的官方语言。[25] 果敢属东喜马拉雅山南坡部分,东西窄南北长,北、西、南3边濒临萨尔温江和南汀河[26],地貌为河谷、丘陵、盆地、谷地[9],属南亚边缘热带河谷山地季风气候,夏长冬暖、雨热同季。[8]果敢地区原为中国领土,东汉时随哀牢国内属,唐、宋先后属南诏、大理,元、明再度内属。[27]1894年中英在伦敦签订《中缅边界条约》,规定果敢地区为中国领土。但在1897年,英国强迫中国签订《续议滇缅界务条约附款》将果敢划入英属缅甸。1962年2月中缅两国划界,果敢地区被正式划入缅甸,随后在1965年缅甸废除土司制度,缅甸政府军进驻果敢。此后果敢地区沦为缅共根据地。1989年彭家声脱离缅共成立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c],并与缅军政府签署和平协议,果敢被划为掸邦第一特区。2009年8月8日,缅政府军与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爆发“88事件”[29],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彭家声部被迫退守北部山区。[30]2011年3月,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成立[1],缅甸中央政府正式掌管果敢地区[28],但北部山区仍由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控制。[30]2023年11月26日,在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发起的1027行动后缅甸政府军驻老街部队投降,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控制果敢全境。[31] 果敢地区长期政治割裂、局势复杂[d],治安较差[34][e],是东南亚人口绑架及贩卖、洗钱热点地区[37][38],主要经济产业为博彩业[39]及农业,农业以甘蔗种植为特色和支柱产业[40],2002年起推行甘蔗等作物替代罂粟种植。[41]相较之下,工业基础薄弱[42],第三产业集中在社会消费[43]及博彩业[39],其所处的缅北地区近年来成为全球及东南亚地区电信网络诈骗话务窝点的聚集地。[44][36] 果敢是中缅往来的传统陆路通道之一,境内有清水河口岸、杨龙寨口岸2个边境口岸[7][38][45],该地也是海外华人集聚区之一,为华人经济区和文化圈[46],风俗文化与中国云南省镇康县相近[47],是中缅文化 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交汇点,也是中缅教育文化交流交融的重要缓冲地带[48],境内汉文化源远流长,有诸葛炮楼遗址[49]、诸葛城遗址等遗迹[49],汉文化浓 厚[50],保留许多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元节、中秋节等[51],果敢打歌[52]、跳摆[49]、打陀螺等是当地有代表性的民间习俗活动。[53]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