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基

朝鲜近代思想家
刘鸿基(朝鲜语:유홍기,1831年—1884年?),朝鲜近代史上的思想家,开化思想的鼻祖之一,也是开化党的幕后指导者。字圣逵,号大致、大痴、如如,本贯汉阳刘氏,一般以其雅号称其为刘大致(유대치)。别称“白衣政丞”。甲申政变后下落不明。

传播思想

刘鸿基(刘大致)出身中人,1831年(朝鲜纯祖三十一年)十月十四日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的一个译官家庭。他本人从事汉医,笃信佛教,又精通史学,身体强壮,口齿伶俐。据说他家境穷困,所贮全无一物,但也有记录他为富裕的“资产家”,或许是因为他有钱而乐于救济,所以才显得比较清贫。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他就从他的邻居兼朋友吴庆锡那里接触了从中国带来的《海国图志》、《瀛寰志略》、《博物新编》等“新书”,并与吴庆锡一同研究这些书籍,探讨天下大势,逐渐萌生了变革朝鲜的开化思想。1869年以后,刘鸿基、吴庆锡和朝廷大臣朴珪寿开始向汉城北村的两班子弟传授《海国图志》等“新书”及他们的见解主张,于是孕育了开化派,如金玉均朴泳孝洪英植徐光范徐载弼俞吉濬等人。随着朴[guī]寿和吴庆锡相继在1877年和1879年过世,刘鸿基遂成为开化党人的唯一指导者。正是由于刘鸿基是朝鲜最早倡导开化思想的人,所以他在当时就被高度评价为“先觉者”。
刘鸿基的一大特点就是传播佛教思想,史载:“刘大痴居士,京城人,名鸿基,号磅礴斋,又号如如,好谈禅。金古愚玉均、徐纬山光范、朴春皋泳孝、李随如淙远、李蕙田鼎换、朴白拈齐絅、吴亦梅庆锡、吴右年庆润、吴筠廷庆林昆仲三人、金石芝永汉、金友莲永汶兄弟、韩东惺世镇、李杞堂熙穆等诸居士从而问道,一时禅风盛行京城”。除了他之外,开化派中还有李东仁、卓[shān][zhí]等佛教僧侣,致使佛教思想在开化派中相当流行。

影响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