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星龄

湖南省政协原主席
程星龄(1900—1987),醴陵人,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教育系,曾任福建省福安县县长,福建省政府秘书;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在福建进行革命活动;1949年协助程潜在湖南起义;历任民革中央常委、湖南省委主任委员,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副省长等。[1]

人物简介

程星龄同志是湖南省醴陵市官庄乡长连村人。1916年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就结识了许多进步老师和同学。他目睹当时旧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社会黑暗,政府腐败,民不聊生,深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竭力寻求革命真理。1919年的“五四”运动,全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他以强烈的爱国热情,积极投入这一伟大的革命斗争。1921年,他考入北京大学后,革命与爱国的热情进一步激发。他不顾当时北京环境恶劣,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同志等的影响下,参加国民党左派在北京的地下活动,成了最早与我党合作共事的朋友之一。当军阀张作霖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时,他随李大钊等同志避难苏联大使馆兵营。李大钊等同志为革命牺牲以及在北京发生的许多流血事件,使他更加痛恨军阀的反动统治,同情共产党,毅然走革命道路,参加革命工作。1927年,他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师政治部宣传科长,随军北伐,后因不满国民党清共政策,决然离职。先后在上海劳动大学、安徽宿县烈山煤矿、北平故宫博物院工作。1936年至1938年,程星龄同志任福建安溪福安莆田等县县长和福建省行政干部训练团教育长。他对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剿共政策和不抵抗主义深恶痛绝,主张国共合作,联合抗日,一致对外。并在政治上开展一些抗日救亡的活动,遭到军统特务的监视。1939年至1940年6月,他出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天水行营参事。在此期间,他亲赴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考察,受到朱德总司令、刘伯承将军的热情接待。他向刘伯承同志陈述自己的看法,严厉指责国民党当局积极反共,消极抗日,镇压异党,排斥异己的罪恶行径,建议共产党做好抗日联合工作,争取更多人士的了解和支持。他的意见和建议,深得刘伯承等同志的嘉许和勉励。随后,他又不顾个人安危得失,多次向国民党高级军政长官陈仪刘建绪如实介绍解放区的情况,剖析国共两党发展的趋势,这对后来陈仪、刘建绪在思想转变上起了积极作用。1941年,程星龄同志出任广西省政府顾问和福建省政府顾问以及福建省政府秘书长。他利用与福建省主席刘建绪的关系和自己的行政职务,一方面与国民党特务、右派势力周旋,使国民党当局的一些反动措施在福建不能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协助刘建绪采取一些开明措施,他还暗中支持进步活动,掩护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1945年7月,全国轰动一时的“羊枣”案件发生后,程星龄同志被蒋介石以共产党嫌疑分子的罪名在重庆拘捕,他虽身陷囹圄,仍心忧国家。后来,经台湾行政长官陈仪多方保护,在台关押1年多,又经程潜、刘斐等人保释,才幸免于难。1948年秋,中国共产党湖南省工作委员会邀请程星龄同志回湘参加和平解放湖南的工作。他在刚刚摆脱国民党反动派监禁,又面临极端险恶的环境下,冒着生命危险,坚决地按照省工委的意图,主动工作。他联络各方,疏通关系,四处奔波,积极协助省工委促成程潜、陈明仁两将军和平起义,做了许多其他人不可代替的工作,为湖南和平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程星龄先生题词
新中国成立后,程星龄同志受到党和人民的重视和信任。历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省文教委员会主任,副省长兼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一、二、三届政协湖南省委员会委员、常委,湖南省副省长,湖南省第六届人大代表,政协湖南省第四届委员会常委、副主席,第五届委员会主席,民革中央委员、常委,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民革湖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顾问等职务。他在任职期间,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与党密切合作,积极工作,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他联系各有关方面人士,积极地经常地向党反映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帮助党做好协调关系的工作,在党和各界人士中模范地起到了桥梁作用,为使祖国早日繁荣昌盛贡献了毕生的力量。50年代前期,他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新中国成立时,毛主席还特邀他参加开国大典。他经常向中央和省委领导同志反映情况,提批评建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程星龄同志不愧为我党长期合作共事的老朋友,著名的爱国人士和社会活动家。在反右斗争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程星龄同志受到不公正的错误处理,历经坎坷,但从未动摇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念。还教育家属子女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事业,以大局为重,以国家民族为重,积极为党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落实了各项政策。程星龄同志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坚决拥护和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1983年,他任政协湖南省第五届委员会主席以来,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到政协的参政、议政之中,对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遵循党中央“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协助党落实各项统战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以及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他作了大量的工作。1984年,在北京纪念黄埔军校成立60周年之际,他邀请海外湘籍人士发起成立湖南经济建设促进会。1986年1月,他应邀到香港访问,积极宣传祖国和湖南大好形势,介绍国内改革和建设的情况。他联络了一些港澳著名实业家引进海外投资,组建公司,为搞活湖南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程星龄同志为了人民政协工作和党的统战工作尽瘁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