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黑茶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特产
1
4
安化黑茶因产自中国湖南益阳市安化县而得名。是中国古代名茶之一。以在特定区域内生长的安化云台山大叶种、槠叶齐等适制安化黑茶的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具有干茶色泽黑褐油润、滋味醇和或微涩、汤色橙黄、略带独特松香的品质特征,安化黑茶是中国黑茶的始祖,在唐代(856年)的史料中记载为“渠江薄片”,曾列为朝廷贡品,明嘉靖三年(1524年)就正式创制出了安化黑茶。[6]
安化黑茶分为紧压茶与散装茶两系列,紧压茶包括“黑砖茶茯砖茶、花砖茶”。散装茶包括“天尖、贡尖、生尖以及花卷千两茶,简称为”三砖、三尖、一卷。[7]安化黑毛茶的加工工序为:鲜叶杀青揉捻、渥堆(发酵)、烘焙干燥。[8]安化黑茶是六大基本茶类之一,[9]安化黑茶属于后发酵茶,主要产品以茯砖、黑砖、花砖、青砖、湘尖等产品为主,在古代,一部分内销山西陕西甘肃绥远宁夏、新疆、西藏、蒙古等地,一部分加工制压成砖,除内销西北各地外,还外销苏俄,特称“砖茶”。[10]
安化黑茶是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2010年04月0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安化黑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11]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12]2024年,安化黑茶入选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试点项目(产业型)。[13]2008年,安化千两茶和茯砖茶的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4]

名称由来

安化县很早就出产茶叶,历来有“先有茶,后有县”的说法,唐代著名的“渠江薄片”就出自安化县。自宋代熙宁五年(1072)置县,元祐三年(1088)就在资江滨设立了茶场制茶。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安化上贡“四保贡茶”22斤,嘉靖元年(1522)县内初制黑茶,因产自湖南省安化县而得名———安化黑茶,万历二十三年(1595)被定为官茶[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