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英文名:Summer),是一年四季中的第二个季节,从立夏起至立秋结束。[5]这个季节的特点就是黑夜短,白天长,日照充足,草木因此而生长茂盛。[4]气温高是夏季最显著的气候特征,但因地域、干湿环境的不同,会产生炎热干燥或者湿热多雨的不同气候。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夏季的气候并非一样。[5]一般来讲,中国东南部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西南高海拔地区夏季凉爽降水少,西北地区夏季炎热干燥。[6] 中国是世界上气候最特殊的国家,即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为季风气候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冬夏季节中的盛行风向是相反的,而且中国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中,冬季风来自高纬内陆寒带西伯利亚(冬季北半球寒极),严寒干燥;夏季风来自低纬热带太平洋、南海和印度洋,高温多雨。[7]按照传统历法,一年分四季,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夏天的六个节气即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和大暑。根据《气候季节划分》,夏季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大于等于22℃。[8][9][10] 夏季是霍乱、菌痢、伤寒、手足口病、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以及输入性登革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11]夏季养生建议以热除热、热毛巾擦身、洗热水澡、热水洗脚、喝热茶等。[12]夏季是阴阳二气相争的时节,阳动于上、阴迫于下,午月纯阳正气,为阴邪所惧。夏季也是一个驱除瘟疫的季度,仲夏端午阳气旺盛,万物至此皆盛,是草药一年里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这天采的草药祛病防疫最为灵验、有效。因此自古传承下来的很多端午习俗都有辟阴邪与祛病防疫内容,如挂艾草、午时水、浸龙舟水、拴五色丝线辟邪以及洗草药水、薰苍术祛病防疫等等习俗。[2] 时间划分
根据《气候季节划分》,夏季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大于等于22℃。[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