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用仪-抖音百科
徐用仪(1826年10月22日-1900年8月11日),是晚清时期的一位名臣,出生于浙江海盐。他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成为举人,同治元年(1862年)担任军机章京,次年又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光绪三年(1877年)升任太仆寺少卿,后迁为大理寺卿。他曾上《整顿圜法疏》,提出整顿钱法建议,并奉旨议行。光绪二十年(1894年),他担任军机大臣,但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他主张和平,与主战派翁同龢等人产生冲突,被弹劾为“朋比误国”,退出军机处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他再次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并任会典馆副总裁,后擢[zhuó]升为兵部尚书。然而,由于与主张利用义和团排外的爱新觉罗·载漪等人意见相悖,他招来了慈禧等人更大的忌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他与户部尚书立山、内阁学士联元一起被处斩于北京菜市口,与先前被杀的袁昶、许景澄等五人被称作是“庚子被祸五大臣”。辛丑条约签订后,光绪帝下诏为其平反。宣统元年(1909年),他被追谥为忠愍[mǐn],厚葬于澉浦邵湾(今六里乡),浙江人为他设立祠堂于西湖,与许景澄、袁昶并称“三忠”。徐用仪还曾纂[zuǎn]成《海盐县志》刊行,另著有《竹隐庐诗存》等。 人物生平
步入仕途
徐用仪出生于道光六年(1826年)九月二十二日(10月22日),咸丰九年(1859年)通过顺天乡试。同治初年,担任军机章京,兼职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升鸿胪寺少卿。光绪三年(1877年),担任太仆寺少卿,并升职为大理寺卿,跟过去一样掌管军机处。后来升职为工部侍郎,并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并历任兵部侍郎与吏部侍郎等职,最后被任命为军机大臣。曾上《整顿圜法疏》,提出整顿钱法建议,并奉旨议行。 宦海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