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銮(1843年—1922年),字金波,又作金坡、金颇、今颇,民国时期北洋军阀。[1][2][3]
张锡銮,1843年3月7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县。清光绪元 年(1875年),张锡銮在奉天(今辽宁)讨“马贼”有功,历任通化知县、锦州凤凰厅候补道等职。光绪二十年(1894年),张锡銮任新军前后三营统领兼鸭绿江团练、东边道兼中江税务监督并全营翼长。甲午战争时期,张锡銮在宽甸对日军作战有功,后历任直隶海防营务处总办、福建兴化府知府、北洋营务处兼发审处总办等职位。1911年,张锡銮授山西巡抚,因武昌起义爆发未能赴任。中华民国成立后,张锡銮先后担任奉天防务、东三省宣抚使和奉天都督。在袁世凯复辟称帝时,张锡銮被封为一等伯,名列将军府,并兼任参政院参政。1916年6月袁世凯死,张锡銮退出政界,赋闲天津。1922年4月,张锡銮与赵尔巽、王士珍、王占元、孟恩远等人致电曹锟与张作霖,调停直奉冲突失败。同年,张锡銮去世。[1][2][3] 人物生平
早年学艺
父亲是驻防四川的一个旧军官。幼时就在其父督导下习武,颇得家传,早年随军习武,骑术和枪法都很精绝,且“智谋胆略,学识兼备”,二十岁前即为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