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庆府志-抖音百科
《宝庆府志》是2009年岳麓书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宅中、张镇南、邓显鹤。 内容简介
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期,境内即有先民栖息屯居。夏、商、西周,其地属《禹贡》所称九州岛的荆州地区。春秋战国属楚,春秋末期楚国大夫白善在此地筑城,称白公城《在今邵阳市城区 内》。秦代,今境内分属长沙郡及黔中郡。汉属长沙国《东汉改国为郡》及零陵郡地,于今邵阳市地置昭陵县。三国吴宝鼎元年(公三六六年),分零陵郡北部都尉辖地置昭陵郡,治今邵阳市城区,为境内建郡之始。西晋太康元年(公元三八○年),因避司马昭讳更昭陵为邵陵。隋开皇十年置建州。唐武德四年置南梁州,贞觐十年改曰邵州。五代后晋天福中,改日敏州。宋称邵州邵阳郡。南宋宝庆元年(公元二三五年),理宗赵昀[yún]登极。赵昀为太子时,曾被封为邵州防御使,登极时,即用其年号“宝庆”命名“潜龙之地气升邵州为宝庆府,治所在今邵阳市,辖境相当于今邵阳市及新邵、邵东、新化,隆回涟源,冷水江,武冈,新宁,城步等县市。宝庆之名始于此。元至元十四年(公元二一七七年)设宝庆、武冈二路。明洪武元年(公元二三八八年)设宝庆、武冈二府,洪武九年(公元二三九六年)降武冈为州,属宝庆府。清仍之,府辖武冈州及邵阳、新化、城步、新宁四县《辖境 约为今邵阳市、武冈市及邵东、新邵、邵阳、隆回、洞新宁、新化等县与城步苗族自治县》。中华民国二年(公元一九一三年)废宝庆府,设宝庆县,境内各县隶湘江道。民国十二年(公元一九二三年)直隶于省。民国十七年,宝庆县复名邵阳县。民国二十六年(公元一九三 七年),在邵阳县城设置湖南省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同时建立邵阳市,隶邵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