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虾属

十足目樱虾科的一属
毛虾属(Acetes)是樱虾科的一个属,主要分布于西部和中部印度-太平洋、美洲大西洋海岸、南美洲太平洋海岸和内陆水域。虽然大多数生活在海洋或河口栖息地,但南美洲的A. paraguayensis是一种淡水物种。毛虾属的几个物种在东南亚生产虾酱中非常重要,其中A. japonicus是世界上捕捞量最大的野生虾类。在东南亚,毛虾属有不同的本地名称,如印尼的rebon、马来西亚的geragau、文莱的bubuk、菲律宾的alamang等。毛虾属是东南亚重要的经济作物,主要用于生产虾酱或干晒成为虾皮。其中以日本毛虾中国毛虾为当中最大宗。

分类与分布

十足目樱虾科的1属。体长一般不超过45毫米,为小型浮游虾类,甲壳很薄,体透明,稍带红色点,体躯极度侧扁。世界共有17种(亚种),主要产于印度西太平洋暖水区。中国已知有6种:中国毛虾、日本毛虾、红毛虾、锯齿毛虾、中型毛虾和普通毛虾。毛虾属包括14个物种,它们的FAO认可的常用名称包括美洲毛虾(Acetes americanus)、宾厄姆毛虾(Acetes binghami)、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红海毛虾(Acetes erythraeus)、印度毛虾(Acetes indicus)、中间毛虾(Acetes intermedius)、日本毛虾(Acetes japonicus)、约翰毛虾(Acetes johni)、海洋毛虾(Acetes marinus)、南非毛虾(Acetes natalensis)、巴拉圭毛虾(Acetes paraguayensis)、锯齿毛虾(Acetes serrulatus)、西博毛虾(Acetes sibogae)和普通毛虾(Acetes vulgaris)。

形态特征

毛虾头胸甲具眼上刺、肝刺。额角短小,略呈三角形,上缘1~2小齿。腹部发达,长度约为头胸甲的2倍;第6节特别粗,尾节短小,末端钝尖。复眼角膜大而圆,眼柄细长。第1触角上鞭细小,下鞭雄性变形,为执握器,各种的构造不同。第2触角鞭特别发达,约3倍于体长,基部1/3处有一S形曲折,生活时触鞭先伸向身体前侧方,然后自然折向身体两侧及后侧方,鞭上有长感觉毛。步(胸)足仅有前3对,无外肢,边缘布满长羽状刚毛,以助漂浮游动,指节特别短小,与掌节末端形成微小的[áo]。末2对步(胸)足完全消失,是本属的特征。腹肢特别发达,第1对内肢雌性短小,雄性特化为交接器;第2对内肢内缘基部有小鳞片状雄性附肢,末端圆形,边缘具纤毛。尾肢原肢有一大红色圆点,内肢基部1、2个或一列红色点,自基部向末变小。雌性胸部腹甲特化为生殖板,形状因种而异。毛虾属的特征是失去了第四和第五对步足。它们是小型对虾,长1-4厘米,半透明,但有一对黑色的眼睛,尾节上有一些红色斑点。毛虾的卵是绿色的,随着发育,它们会膨胀到原来的两倍甚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