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始于隋朝,完善于宋,元传入欧洲,明至巅峰,经历了雕版、活字、木版水印等阶段,以胡正言的“十竹斋”代表的饾[dòu]版、拱花等多色套印技术,集绘、刻、印于一体,被中国著名美术史论家王伯敏教授誉为“十竹斋佳制,画刻印三绝”,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清晚期逐渐被西方传入的石板印刷替代。木版水印技艺是中国古代科技生产史一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介绍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始于隋朝,完善于宋,明至巅峰。在明代,胡正言创立的“十竹斋”以饾版、拱花等多色套印技法,将版画印刷术中最复杂、最精美的木版水印技艺推向极致。木版水印是中国古代科技生产史上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绘、刻、印高度结合的产物,被中国著名美术史论家王伯敏教授称为“十竹斋佳制,画刻印三绝”。
杭州是毕昇的故乡,印刷术自然久负盛名。北宋叶梦得《石林燕语》有“今天下印书,杭州为上”之记载,而十竹斋木版水印则是近现代杭州版画印刷艺术的明珠。20世纪30年代,鲁迅与郑振铎耗时七年编印《十竹斋笺谱》, 使一度销声匿迹的十竹斋木版水印重现生机。50年代末,浙江美术学院水印工厂的张漾兮、夏子颐、张根源、陈品超、徐银森、俞泓、王刚等人重新刻印《十竹斋印谱》,同时用木版水印技艺复制了一批书画名作,其中写意水墨画的复制技术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驰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