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案发生在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指朱元璋以“谋不轨”罪诛杀宰相胡惟庸,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人的案件。这一案件的影响持续到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这一年朱元璋以胡惟庸同党谋不轨罪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等开国功臣。[2][3][4]空印案发生在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一说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因空白盖印公务文书而引发的案件。[4]朱元璋怀疑官吏利用空白文书簿册作弊,案发后下令严惩,诛杀数百名相关官员,副手以下杖一百充军。本案影响之广,范围之大,实属罕见。[5][6][7]郭桓案发生在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指户部侍郎郭桓等人盗卖官粮的案件。郭桓等人被揭发后,朱元璋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相关人员全部处死。[6][8]蓝玉案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指大将军蓝玉谋反案。案发后,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了大将军蓝玉并诛其三族,与蓝玉有关系莫逆的许多将校、朝廷官员等,也都被定位“逆党”,遭到了抄家灭族的下场。朱元璋借蓝玉案彻底铲除了将权对君权的潜在威胁,将军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9][10] 四大案件牵连广泛,其中胡惟庸案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吴晗在《朱元璋传》中说空印案与郭桓案连坐被杀达七八万人,蓝玉案被株连杀戮的人近超过1.5万人。“四大案”后,朱元璋进一步规范了政治、军事、经济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11][12]历史学家吴晗认为朱元璋因为担心子孙不能驾驭功臣宿将,才有主张的实行了一系列的大屠杀,胡惟庸案与蓝玉案都是如此。[13]历史学者张宏杰认为朱元璋是借“四大案”没收富人财产。[14] 四大案件
胡惟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