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

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
银河系(英语:Milky Way Galaxy),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其等光直径[a]D25约为26.8±1.1千秒差距或者87400±3600光年,恒星盘厚度约为1.35kpc(4000ly)。包含1000到4000亿颗恒星、大概相同数量的行星以及大量的星团星云和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与星际尘埃。[1][14][15][4][16]银河系是本星系群中除仙女座星系外最大的星系,从地球上看,是一条模糊的宽约30°的拱形白光带。[17][18]
银河系总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8900亿至1.54万亿倍,[11][19][20]其中90%为未知的不可见的暗物质[21][22]太阳系位于距银河中心约27000光年的半径处,[23]位于猎户座旋臂的内边缘,猎户座旋臂是螺旋状气体与灰尘的集中区之一,最里面10000光年的恒星形成了一个核球,以及一个或多个从核球向外辐射的条带。银河中心标志是一个人马座A*的强烈射电源,它是一个质量为4.100±0.034万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13][24]此外,银河系有两个最大的卫星星系,分别是麦哲伦星云小麦哲伦星云[25][26][27]两个星系的质量约为银河系的2%。[28]周围还有大犬座矮星系人马座矮椭圆星系等矮星系。[29]

命名与词源

在西方文化中,“银河系”这个名字来源于它的外观,即一条在夜空中拱形的、昏暗的“银河”发光带,是拉丁语vialactea的翻译,源自希腊语γαλαxiίας κύκλος,意思是“乳白色的圆圈”。古希腊语 γαλαxiίας(galaxias)源自词根γαλακτ-,γάλα(“牛奶”)+-ίας(形成形容词),也是“galaxy”的词根,“galaxy”自1848年后出现了涉及包括太阳和所有可见恒星在内的离散恒星集合的技术天文学意义。银河系或“牛奶圈”,只是希腊人在天空中确定的11个“圈”之一,还有黄道带、子午线地平线赤道北回归线摩羯座北极圈和南极圈,以及穿过两极的两个色环[6][7][8][9]
Llys Dôn(字面意思是“Dôn宫廷”)是仙后座的传统威尔士名称。Caer Gwydion(“Gwydion堡垒”)是银河系的传统威尔士名称,[30][31]和Caer Arianrhod(“Arianrhod堡垒”)是银河系的传统名称。[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