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经》介绍
《禽经》全文三千余字,是作者在参阅前人有关鸟类著述的基础上,总结了宋代以前的鸟类知识,包括命名、形态、种类、生活习性、生态等内容。尽管其体例结构简单,内容也稍嫌粗糙,但作为我国早期的鸟类志,仍有其较大的意义。
《禽经》一卷,旧本题师旷撰。晋张华注。汉、隋、唐诸志及宋《崇文总目》皆不著录。其引用自陆佃《埤雅》始,其称师旷亦自佃始。其称张华注则见於左圭《百川学海》所刻。考书中鹧鸪一条,称晋安曰怀南,江右曰逐隐,春秋时安有是地名?其伪不待辨。张华晋人,而注引顾野王《瑞应图》、任昉《述异记》,乃及见梁代之书,则注之伪亦不待辨。然其中又有伪中之伪。 考王茂《野客丛书》,载《埤雅》诸书所引,而茂时之本无之者,如鹤以怨望,鸱[chī]以贪顾,鸡以睨视,鸭以怒视,雀以猜惧,燕以狂,莺以喜啭,乌以悲啼,鸢以饥鸣,鹤以洁唳[lì],枭以凶叫,鸱以愁啸,鹅飞则蜮沉,鵙[jú]鸣则蚓结,鹊俯鸣则阴,仰鸣则晴,陆生之鴸[zhū]多锐而善啄,水生之鴸多圆而善唼,短脚者多伏,长脚者多立,凡数十条。是茂所见者非北宋之本。又茂书中辨莺迁一条,引《禽经》莺鸣嘤嘤。辨杜诗白鸥没浩荡一条,引《禽经》凫[fú]善没,鸥善浮。辨叶梦得词睡起啼莺语一条,引《禽经》啼莺解语,流莺不解语。今本又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