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德元-抖音百科
董德元(1096-1163),字体仁,江西乐安县流坑人。南宋官员,恩榜状元。少年时乡举中魁,多次应试礼部不第,特奏补文学。历任道州宁远主簿、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等职。绍兴十八年(1148年),董德元中进士举,殿试时欲成为状元,因有官位之故,改为进士第二名,时称“恩榜状元”。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等职。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董德元任参知政事,负责左仆射(副宰相)职权。因秦桧死,董德元被罢为资政殿学士,后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但不久后被论落职。[1]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董德元去世,享年68岁。[2]董德元存有词作《柳梢青》一首。[3] 人物简介
董德元(1096—1163)字体仁,小名丙哥,小字长寿。宋时吉州永丰云盖乡(今江西省乐安县流坑)人,南宋恩榜状元。 董德元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饱读诗书,以学问器重于乡。靖康元年(1126)夺乡试魁首,后赴京考试,屡试不第,以至“贫甚无以自养,乃从富人家书馆”,对自己怀才不遇,功名无望感到非常懊恨。绍兴十五年(1145),以特奏名补文学,任道州宁远主簿。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时年五十三(《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在殿试策论答题中,迎合了宋高宗和太师秦桧“柔道”御天下的主张及对金主和不战的路线,欲点为第一,以有官之故,改为进士第二名,赐“恩例与大魁等”,时称“恩榜状元”。 董德元登科之后,初任左承事郎佥[qiān]书镇南军节度判官。此时秦桧有意选拔“世无名誉,柔佞[nìng]易制者”为党羽。董德元功名来之不易,视官禄如泰山,故谨慎从职之余,有意依附秦桧,因而在秦桧的推举下,升迁甚速。先为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吴、益王府教授,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绍兴二十四年,调任监察御史,仅数月,又提升为殿中侍御史,不久又兼任崇政殿说书。此时,董德元为取媚秦桧,与魏师逊、汤思退、郑仲熊等秦桧的亲信考官共同作弊,欲以秦桧之孙秦埙为该科状元,只因高宗不满秦埙策论,才降为第二。当魏师逊“少忤[wǔ]桧意”时,身为御史的董德元即上章弹 劾其“怀奸嗜利,不恤国事”,使魏落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