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伦

东汉时期大臣
第五伦(生卒年不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东汉时期大臣。他的祖先为战国齐国的田氏,家族于西汉初年改姓第五。[1]
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新朝王莽时期,他做过郡吏和乡啬夫,因久未升迁改名移居河东做运盐买卖,因打扫粪便被赞有道之士。后经鲜于褒推荐任主簿,又任督铸钱掾兼管长安物资交易市场,他检查衡器、公平处理纠纷,稳定市场。新莽末年盗贼多,他在险要处筑堡垒自卫,多次抵御贼人围攻,获鲜于褒征辟。建武二十七年(51年)被举孝廉,补任淮阳国医工长,随淮阳王赴封国。建武二十九年(53年),刘秀询问政事,对谈后任命他为扶夷县长,又追任会稽太守,他与家人亲自劳作。在会稽整治滥设祀庙等陋习,安定百姓。后任蜀郡太守,精简家境丰足官吏,选用孤寒有节操之人,禁贿赂举荐人才。汉章帝时入朝任司空,对外戚势力强盛等问题上疏,但意见未被采纳。第五伦晚年屡求辞职,一生正廉,与贡禹媲美,有“一夜十起”故事,卒年不详,享年八十余岁。[1]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王莽新朝末年,战乱不息,他依险筑寨,恃强自保。铜马、赤眉等义军曾先后数十次攻击,均未能攻下,宗族与乡里百姓纷纷前来依附。后来拜见郡尹鲜于褒,做了郡吏。第五伦改任乡啬夫,因长期不见升迁,便更名王伯齐,移居河东,做起运盐买卖。几年后,鲜于褒向京兆尹阎兴推荐第五伦,遂被任用为主簿。当时的长安市场非常混乱,[2]哄抬物价,欺行霸市。京兆尹又派他做督铸钱掾兼管长安的物资交易市场。第五伦上任伊始,即检查和校定了各种衡器,公平处理纠纷,稳定了市场贸易。他对左冯[]盖延的非法行为不满,多次谏止,盖延心中忌恨,故而不举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