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舆

清中叶诗文家、文学评论家
潘德舆(1785年~1839年)字彦辅,一字四农,号养一。江苏山阳(今淮安车桥镇人。清代诗文家、文学评论家。[1]敬养父母,有孝名。[2]
潘德舆屡困州举。道光八年(1828年),始举江南乡试第一名。大挑任安徽知县,未到官而卒。工诗文。其文入幽出显,沉痛吐露。诗学陶潜杜甫,风格古淡质朴,精深博奥,耐人寻味。[2]
潘德舆有《养一斋集》《养一斋诗话》等。《清史稿》卷 486有传。[2]曾作《车桥八咏》五言律句八首:《涧曲归帆》《五桥晴雪》《桑堤夕照》《柳园春雨》《兜率古槐》《郭墓寒松》《车墅寻梅》《南地晚步》,写景状物,生动逼真,久为乡里传诵。弟子以鲁一同最著名。[3]

人物生平

乾隆五十年(1785年)生于江南省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车桥镇。先世居郡城,自先生始为车桥人。九世祖潘埙,明正德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河南巡抚。潘氏经明清之际的社会变革和动乱,家道中落,但仍然是书香世家。祖兆[hóng],父宗睿,均为庠生,毕生教读,穷愁一世。宗睿在经学、诗学均有较高的造诣。“经义词章,名噪一时,内行尤伟。”(曹[biāo]《信今录》)著有《[]箫诗文集》。“……其为诗也气醇而色幽,味俊而质古。”(黄爵滋《笥箫诗集·序》)母卢氏亦知书,通诗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