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政-抖音百科
杨政(1097年-1157年),字直夫,原州临泾(今镇原县)人,南宋太尉。[1] 杨政,宣和末年(1125年),应募从军,抵抗西夏。建炎初年(1127年),随吴蚧[jiè]抗击金兵,因功升武显郎。绍兴元年(1131年),和尚原战役有功,被授恭州刺史。绍兴二年,因功升为陇州团练使,后任凤州知府。三年,饶凤关战役有功,改任明州观察使。四年,仙人关战役有功,授予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环庆路经略安抚使。绍兴五年,奉州战役大胜,改任泾原经略安抚使,并节制环、庆、利三镇军事。九年,其母亲受封感义郡夫人,其升武康军承宣使,兼任熙河兰巩路经略安抚使和熙州知府。十年,拜武当军节度使。十三年,加封检校少保,不久驻兴元府(共13年),后升太尉。二十七年,逝世军中,享年60岁。后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襄毅”。[1] 人物生平
杨政北宋末年从军,后成为吴玠部属,参与和尚原、饶风关、仙人关三次大战,在抗金战争中屡立功勋,累官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知熙州、川陕宣抚使司都统制,地位渐与吴玠[jiè]弟吴璘相近。绍兴十年(1140年),改任知兴元府。金军毁约入侵,杨政率军于凤翔府城南寨及宝鸡击败金军;又与吴璘[lín]联合抗击金军于凤翔府。因功建节,领武当军节度使、侍卫步军都虞候。“绍兴和议”签订后,杨政仍任川陕宣抚使司都统制,置都统制司于兴元府。又兼知兴元府、利州路安抚使,镇守川陕边境中部,成为南宋川陕防线三帅府之一。绍兴十四年(1144年),改兼利州东路安抚使,也置司兴元府。绍兴十八年(1148年),撤销四川宣抚使司,杨政所部改称兴元府御前诸军,杨政任都统制。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官太尉。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杨政逝世,年六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襄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