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之战

1635年发生于松山的战争
松山之战,明崇祯十三年,大清崇德五年(1640)四月,洪承畴奉调辽东仅仅一年多一点的时间,清帝皇太极派军围困明锦州,命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率大军筑长围以作持久围困之计。松(山)锦(州)之战就打响了。
崇祯八年(1635年),皇太极命多尔衮等统军三征察哈尔部。林丹汗的继承人、其子额哲率部民1000户归降,并献上传国玉玺。据说这颗印玺,从汉朝传到元朝元顺帝北逃时还带在身边。他死之后,玉玺失落。200年后,一个牧羊人见一只羊3天不吃草,还用蹄子不停地刨地。牧羊人好奇,挖地竟得到宝玺。如同自己的统治地位得到上天的认可,自然大喜过望。亲自拜天,并告祭太祖福陵。他认为这是上天的眷佑,要他做一统天下的君主。于是,皇太极在众臣的拥戴下,于天聪十年即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举行隆重典礼,宣布即皇帝位,正式改国号金、清,改年号天聪为崇德,包含汉族蒙古族东北漠南等地域其他民族在内,民族多元、国家一统的大清帝国,并为清军入关后移鼎燕京、入主中原做了政治准备。皇太极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继续同明朝争夺天下,一场重要的战争即将发生,这就是松锦大战

围取锦州

祖大寿锦州总兵,在大凌河之战投降皇太极,并答应回锦州作内应,里应外合,夺取锦州。但是,祖大寿没有履行诺言,献出锦州,而是坚守锦州。皇太极当然很生气,他的贝勒们也一致要攻下锦州,活捉祖大寿,再取宁远城,进逼山海关。此时的皇太极,在东边两征朝鲜,先结“兄弟之盟”又结“君臣之盟”;在西面征服蒙古察哈尔部,漠南蒙古臣服;在北面已经统一黑龙江流域;可以专注于南面——向明朝关宁锦防线的前茅锦州发动进攻。
此时的明朝,已经腐败到了极点,清内秘书院副理事官张文衡向皇太极奏报说:“彼文武大小官员,俱是钱买的。文的无谋,武的无勇。管军马者,克军钱;造器械者,减官钱。军士日不聊生,器械不堪实用,兵何心用命?每出征时,反趁勤王,一味抢掠。俗语常云:“鞑子、流贼是梳子,自家兵马胜如篦子。”兵马如此,虽多何益!况太监专权,好财喜谀,赏罚失人心。在事的好官,也作不的事;未任事的好人,又不肯出头。上下里外,通同扯谎,事事俱坏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