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甾体皂甙-抖音百科
甾体皂甙[dài] (Steroidal saponins)是一类螺甾烷类化合物衍生的寡聚糖。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甾体皂甙的研究在天然产物化学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 简介
有关甾体皂甙的分离、鉴定和结构测定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据不完全统计,已研究了近150种植物中的约200多种天然甾体皂甙。甾体皂甙的甙元是含有27个碳原子的螺甾醇或呋[fū]甾醇,大多存在于单子叶植物的百合科,石蒜科和薯蓣科等植物中。常用中药知母、天门冬、麦门冬、七叶一枝花等都含有大量甾体皂甙。由于甾体皂甙元是合成甾体避孕药及激素类药物的原料,国内外学者在50~60年代在寻找资源、改进工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是大量生产薯蓣[yù]皂甙元(diosgenin)、替告皂甙元(tigogenin)和海柯皂甙元(hecogenin)的重要国家。70年代,随着分离技术及结构研究手段的迅速发展,对于皂甙的化学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对极性较大,糖链较长,结构较复杂皂甙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苏联学者 Vollerner 等[1,2]对百合科葱属和龙舌兰属植物的甾体皂甙作了研究,发现近30种新结构。 提取分离
皂甙是一类极性较强的大分子化合物,不容易结晶,易溶于水和醇,难溶于有机溶剂,而且在同一植物中往往有很多结构相近的皂甙共存,更增加了分离纯化的困难。一般采取先用甲醇或含水乙醇提取,然后将醇浸膏悬浮于水,用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即得到总皂甙。粗皂甙的分离除使用常规的正相硅胶柱层析外,还可选用反相硅胶、大孔吸附树脂及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等,可使分离效果显著提高。反相柱层析在皂甙的分离和纯化时使用比较多,最常用的是ODS (C18反相填料),该法主要选用水和醇以不同的比例洗脱,对于极性大的化合物有较好的分离效果,而且对样品的吸附比较少,可减少样品损失。凝胶柱层析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分离水溶性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主要根据分子大小进行分离。当植物提取物中同时含皂甙、黄酮、香豆精及内酯[zhǐ]等成分时,可用Sephadex LH-20进行组分分离。大孔吸附树脂为多孔性的聚合体,常用的有Diaion HP-20, D-101,RA树脂,一般用于皂甙的粗分。将醇提物悬浮于水,直接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皂甙被吸附,再用不同浓度的醇洗脱,可将总皂甙分成几部分,而且可以有效去除叶绿素。有时仅靠一种柱层析的方法很难解决所有的分离问题,所以要得到一个纯皂甙往往需要几种方法配合使用,才能达到满意的分离效果。随着各种新型填料的出现,皂甙的提取、分离及纯化目前已达到高效、快速,可在短时间内从同一植物中分离一系列结构及化学性质极为相近的皂甙。刘承来等[3~5]从叉蕊薯蓣的根茎中分离得到4个约莫皂甙元(yamogenin)的甾体皂甙,又从盾叶薯蓣的根茎中得到5个甾体皂甙,甙元为薯蓣皂甙元(diosgenin)。此外,我们从东一号剑麻叶汁的发酵物中分离到5个替告皂甙元(Tigogenin)的多糖甙[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