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龄石

东晋末年的将军
朱龄石(379年—418年),字伯儿,沛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东晋将领。东晋末年刘裕系大将,自幼轻佻好武,后随刘裕平定桓玄、卢循之乱,受命为元帅讨伐占领四川谯蜀,威名甚著,倍得信任,诸事皆参与谋划。后以都督关中诸军事之职北伐后秦,功成后镇守要地。胡夏南下略地关中刘宋势力全线崩溃,朱龄石因水道被断遭擒,押解至长安被杀。[1][2]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朱龄石,字伯儿,沛郡沛县人,家族世代担任将帅。祖父朱腾,任建威将军吴国内史。伯父朱宪及朱斌,都是西中郎将袁真的将佐。朱宪任梁国内史,朱斌任汝南内史。大司马桓温寿阳讨伐袁真时,袁真认为朱宪兄弟俩暗地里勾结桓温,就把他们处死。朱龄石的父亲朱绰逃走,归降桓温,作战时经常带头冲锋,不怕牺牲。寿阳平定后,袁真已经去世,朱绰擅自打开袁真的棺材,斩戮死尸,桓温发怒,将要把他斩首,桓温的弟弟桓冲苦苦求情,朱绰才得以免死。朱绰为人忠义刚烈,因为受了桓冲的再生之恩,事奉桓冲就和事奉父亲一样。担任桓冲的车骑军事、西阳广平太守。公元384年(东晋太元九年),桓冲去世,朱绰哭泣呕血而死。桓冲的几个儿子对待朱龄石和兄弟一样。

随从刘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