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

中国江苏省下辖县级市,由无锡市代管
宜兴市(英文名:Yi Xing),别称阳羡,荆溪,陶都[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县级市,由无锡市代管[15],位于江苏省西南、沪宁杭三角中心,东面太湖水面与苏州太湖水面相连,东南临浙江长兴县,西南界安徽省广德市,西接常州市溧阳市,西北毗连常州市金坛,北与常州市武进区相傍,宜兴市总面积1996.6平方千米[2]。截至2021年5月,宜兴市常住人口1285785[7],下辖13个镇、5个街道,宜兴市人民政府驻地为宜城街道陶都路8号[6]
宜兴市处于扬子板块东南部,地势总体格局南高北低,可划分为低山、丘陵、平原三大地貌,气候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区,春夏多东南风,秋季多偏东风,冬季多西北风[3]。早在唐、虞、夏、商朝时,宜兴称荆溪,位属扬州,后经多次更名,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为避国讳(赵光“义”),改为宜兴县,沿用至今。1983年3月,县由无锡市代管。1988年1月,撤宜兴县,设宜兴市(县级市)迄今[15]
宜兴市是江苏省推行的高质量发展县,2023年入选“新华指数·高质量发展百强县(2023)”,排名第11[16]。宜兴入选首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17],素有“茶的绿洲”美誉[18]第一产业稻米、蔬菜、水产、竹制品加工、休闲观光等主导产业和茶叶、花卉、果品等特色产业[19]第二产业以电线电缆、节能环保为主导产业,新能源、集成电路生命科学为新兴产业,非金属材料产业为优势产业,围绕构建“2+3+N”产业体系[20]第三产业主要以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21]。202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36.72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5:52.6:44.9[9]
宜兴是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22],所产陶器驰名中外,尤以紫砂陶最为有名,享有“陶都”美誉[23],拥有国山碑、骆驼墩遗址宜兴窑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24]。拥有梁祝传说、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宜兴均陶制作技艺、无锡道教音乐(周铁)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5]。宜兴是中国太湖风景名胜区阳羡景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部山区多溶洞,景奇形怪,发现80多个,开发开放5个,其中善卷洞、张公洞在1934年对外开放。有国家AAAA级风景区8个[12]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