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

中国哲学概念
阴阳,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指元气中相互矛盾的两种基本势力或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不同思想家对阴阳内涵的界定虽有所不同,但基本都是立足于对事物变化内在动因的揭示,并进而用阴阳对立的理论来解释自然和人类社会。[2][1]
阴阳观念早在先秦时就已经形成,其原义为日照的向背,最初用以表示方位时,阳指山之南与水之北,阴指山之北与水之南。自西周开始,阴阳被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如周太史伯阳父将阴阳归结为天地之气的具体内容,并用阴阳之间的消长关系来解释地震。后阴阳思想在《周易》中得到了充分阐述和运用,并将其上升为哲学概念,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等重要思想。[1][2][3]老子庄子则以气的概念来解释阴阳代表的性质与变化,从而使阴阳成为更具有普遍性的概念。[4][5]管子》和邹衍将阴阳与五行思想相联系,并用阴阳解释政论兵法和律历。[6][7]黄帝内经》用阴阳来解释人体病理和疾病的诊断、治疗等问题。[5][8]董仲舒使用阴阳五行思想,建立了天人感应学说。[9][1]宋代理学兴起后,阴阳成为理学家关注和讨论的哲学概念,如周敦颐太极、阴阳看作是万物的生成之本,程颢程颐则将阴阳看做万物变化的一种形式。明代思想家王廷相王夫之延续理学的思路,将阴阳看做造化之主和事物的构成要素。[1][10]
阴阳学说对中国传统思想方式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古代,以阴阳五行为核心的思维模式长期处于传统思维方式的主导地位,中国古代的文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等都受到这一思维方式的影响。[11][12]因此,长期致力于阴阳五行研究的学者庞朴评价道:如果不明白阴阳五行图式,几乎就无法理解中国的文化体系。[6]

定义

阴阳的初始涵义,指地形对于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说文解字》曰:“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徐锴解释说:“山北水南,日所不及。”对于“阳”,《说文解字》说:“高明也。”指高处向阳之义,是相对于阴而言的。[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