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大捷

北伐战争时期发生于南京的战役
龙潭大捷又称龙潭战役,是1927年8月北伐军和北洋军在龙潭的一场战役。[1]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标志着宁汉两方正式分裂。蒋介石挥师北伐,但因受武汉政权唐生智率军东征讨伐,北伐军在徐州遭遇惨败,南京长江以北地区尽被北洋军队孙传芳张宗昌占有,蒋介石被迫于8月12日宣布下野。南京政权的局面由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等军人维持。8月24日夜,退孙传芳,集结11个师又5个旅的兵力,在南京与镇江的江面上实行强渡,并以龙潭为主渡点。25日拂晓,孙传芳的主力大军在大河口、划子口渡江,占领乌龙山炮台、青龙山、黄龙山及南京城郊尧化门外的龙潭车站。卫立煌于26日晨将孙传芳部队逐出龙潭车站,但孙传芳部仍据守江边,掩护大军继续在镇江金山、焦山等地乘船渡江,向国民革命军进行反攻。白崇禧得讯后立即从无锡赶往镇江坐镇指挥。北伐军于30日拂晓发动反攻,孙传芳军也全线攻击,战斗非常激烈。31日清晨5时,北伐军正在部署进攻,孙传芳军忽然反攻,中午,双方进入了激烈的白刃战。下午,白崇禧刘峙、卫立煌两师占领龙潭士敏土厂,与何应钦胜利会师。孙传芳部三面被围,缴械投降。[1]
龙潭之役,是北伐军在蒋介石下野、节节败退的情况下,何、李、白三位将领团结战斗,险胜孙传芳,是北伐革命以来最大的一场战役。北伐战争的格局也就此改写。[1]

过程

南北军事自上海南京被北伐军攻占后,稍见缓和。孙传芳失势后,北洋军阀抗南的军事重担落在张宗昌身上,16年4月间张宗昌仆仆徐州蚌埠,巩固此一战线防务。